泰安市政府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字体:
打印
时间: 2016- 03- 29 15: 32 来源: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本报告由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根据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本报告由概述、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发布解读和回应社会关切及互动交流情况、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情况和公开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及公开平台建设情况、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办理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及监督检查情况、所属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推进措施和落实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以及统计附表、附图等内容组成。本报告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5年1月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电子版可在泰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泰安”(www.taian.gov.cn)查阅或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地址:市政大楼B9005房间;电话(传真):0538-6992655;电子邮箱:6992655@taian.gov.cn)。


  一、概述


  2015年,泰安市认真贯彻《条例》和《办法》,全面落实《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实施方案》、《山东省政府信息公开第三方评估实施方案》和山东省《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突出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工作思路,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目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公开渠道进一步拓宽,公开制度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监督考核进一步强化,为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法治政府、服务政府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布的“2015年全国城市财政透明度排行榜”中,我市财政透明度位居全国294个城市第18位。


  (一)深化公开内容。根据国务院、省政府部署,我市积极推进行政权力、财政资金、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15年,向社会公开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等方面政府信息800余条,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按照《山东省行政程序规定》,完成了市政府和62个政府部门2012年1月1日前制定实施的690件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并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保留和修改的政府规范性文件163件,部门规范性文件64件。


  (二)突出抓好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按照“依法有据、严谨规范、周密细致、答复及时、格式规范”原则,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完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存档备查等工作机制,健全当面申请、传真申请、信函申请、网络申请等受理渠道,有效提升了办理效率和办理质量。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协商研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出现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意见和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对预案,依法依规办理答复,维护了政府形象,保障了群众利益,促进了依法行政。2015年,全市共受理答复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22件,答复率100%。


  (三)切实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学习培训。根据“以训代会、注重实效”的原则,全市各级各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集体学习、编印培训资料、召开专题会议等方式,开展以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保密审查、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及推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提高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2015年,全市共举办信息公开培训班92次,培训工作人员2732人次。市政府新闻办在浙江大学举办了由市直部门新闻发言人、宣传主管部门负责人共计60余人参加的泰安市新闻发言人专题培训班。市人社局对300名新招录公务员、120名县(市、区)科级公务员和市直部门科级干部进行了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培训。


  (四)精心编发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为促进年度报告编制报送标准化和规范化,开发了“泰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统计数据报送平台”,通过统一的平台填报年度报告统计情况。下发了《关于做好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编制内容和报送要求。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手册》和《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指标填报说明》,对参编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根据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年度报告,编制和公开了《泰安市人民政府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组织领导情况。一是市政府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分管领导提出具体要求,并把“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既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二是成立了“泰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领导小组”和“泰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席会议小组”,统筹组织实施全市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工作,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设立了市政府办公室公报科,具体负责《泰安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三是各县(市、区)、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也都明确了信息公开工作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明确专人抓落实”的工作机制。2015年,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兼职人员达到1171人。


  (二)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情况。制定了《泰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泰安市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关于建立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通知》、《泰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实施方案》。修订完善了《泰安市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泰安市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规定》等制度。印发了泰安市《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各县(市、区)、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也都结合实际,制定完善了政策解读、热点回应、新闻发布、微博微信及监督考核等管理制度。全市形成了科学、完整、规范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如,市环保局、市国资委分别制定了《泰安市环保局舆情收集和回应制度》、《泰安市环保局政策解读制度》、《泰安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制度》、《泰安市国资委舆情收集与回应制度》。


  三、发布解读、回应社会关切以及互动交流情况


  (一)发布解读情况。一是建立规范性文件制发与政策解读同步发布机制。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建立政策解读机制的通知》,明确了解读要求、解读范围、解读责任。二是规范解读程序。向拟稿单位下发《政策解读通知单》,政策文件定稿印发时一并报送政策解读材料。三是拓宽解读发布渠道。通过新闻发布会、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微门户、在线访谈等多种形式,及时解读涉及民生民计、社会关注、专业性强的政策性文件,增进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四是创新解读方式。在市政府门户网站设立“政策解读”专栏,综合运用政策问答、专家解读、以图解文等方式发布政策解读。2015年,全市共发布政策解读稿件351篇。


  (二)回应社会关切情况。市互联网新闻宣传管理办公室建立了“网络安全和舆情监管处置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舆情和热点问题的研判、处置、回应工作,为群众提供客观、可感、可信的社会关切回应信息,正面引导舆论,消除不实传言。2015年,全市通过各种渠道共回应重大舆情、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252件。


  (三)互动交流情况。为畅听社情民意,了解百姓诉求,市政府和县(市、区)政府均通过政府门户网站交流互动栏目及政务微博、微信、微门户等新媒体,开展政民互动交流,着力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2015年,市长信箱答复群众留言1680条,市政府门户网站、手机微门户答复群众留言2357条,“12345民生微信平台”答复群众留言79条。政务微博、微信回应社会关切1273次。政府网站举办在线访谈114次,回应答复网友提出的问题7839个,网络点击量突破了百万人次。


  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推进和公开情况


  制定了泰安市《当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及实施方案,将重点领域9个方面、33项具体任务分解落实到6个县(市、区)、29个市直部门和单位。召开了工作部署会议,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各县(市、区)、各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根据会议要求,制定方案,分解任务,细化分工,配套措施,扎实推进。市政府办公室加大指导协调力度,全程跟踪,全程督导,并对市政府门户网站《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新建、整合栏目22个,保证了工作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