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回望十四五 奋楫启新程”主题系列第六场新闻发布会。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产值11101.7亿元,较2020年增长42.7%;实现利润总额673.1亿元,较2020年增长32.3%。2021年-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十四五”时期,烟台坚持以链式思维引领产业发展,大力实施“9+N”产业集聚培育工程,建立完善产业链服务推进工作机制,产业结构持续向优向新向强。“链长制”实施以来,16条产业链累计实施延链补链强链项目1899个、完成投资4872亿元。裕龙岛炼化一体化、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潍柴弗迪新能源动力产业园等一批事关工业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建成投产。
烟台市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动“烟台制造”向“烟台创造”跨越。累计培育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7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262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67家,山东省微纳制造创新中心获批国家微纳制造创新中心,是微纳制造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烟台市启动实施企业倍增计划,连续三年召开高规格会议集中兑现倍增奖励。2024年,倍增企业产值规模较2021年增长40%,贡献了全市规上工业近70%的产值,其中52家企业实现产值翻番。梯度培育专精特新,实施制造业优质企业梯队培育工程,构建双轮驱动培育路径,坚定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瞪羚、独角兽等各类优质企业总数突破4000家。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达到3017家,较2020年增长56.5%。产值过百亿企业16家、过十亿企业131家,5家企业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烟台市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擦亮制造业绿色发展底色。出台《烟台市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成立全省首家绿色制造协会组织,印发烟台市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评定办法,全面构建“市级-省级-国家级”绿色制造培育体系,截至目前,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绿色工厂88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9家、绿色工业园区12家,评审认定市级绿色工厂292家。加快先进环保装备推广应用,3家企业获评“国家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4家企业的环保设备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道恩钛业、恒邦冶炼获评国家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记者 从春龙)
打印